导读:《榜样的力量丨走近中唯年度优秀人物(一)》自推出以来,得到很多热心读者的积极反馈,纷纷留言:向先进致敬、向榜样学习……
值得学习的榜样还有很多。今天,请继续跟随他们的脚步——向“优”看齐!
风控中心总监 蒲朝阳
“学霸”是逼出来的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兼顾家庭,还顺利地拿下一建机电工程和一建建筑工程,是不是更显得难能可贵?一级建造师让很多人望而生畏,他却能够连下两城,他是谁?他是风控中心总监、公司2019年度优秀个人获得者蒲朝阳。
“其实,人都是有惰性的,我也有懈怠的时候,但生活就是这样,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能。”蒲朝阳诚恳地说。作为一名职场“老司机”、两个孩子的父亲,按理讲,蒲朝阳已经过了学习的黄金年龄,但强大的责任感驱使他不断学习,凭借顽强的毅力一路过关斩将。他传授经验道,考一建要多学多想,更要多练。通过勤学苦练提高自身战斗能力,可以更加从容、自信地走进考场。
“学霸”蒲朝阳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从运营中心到工程安防中心,从经营管理中心到风控中心,一路走来,他几乎履职过各个核心模块。如今,在他的带领下,风控中心的工作越来越细致,对各个环节的把控也越来越严格,大大提高了公司风险防控能力。
“风控工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收集、整合各类信息,为经营层决策提供参考,也可以为项目提供可行性建议。”蒲朝阳说。
目前,蒲朝阳正向一建市政工程发起攻击。他的世界依然没有“容易”二字,有的只是勤劳和汗水。
经营管理中心副总监 杨海泉
工作要“从一而终”
入职公司近六年,四次获评优秀,其中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问鼎优秀个人,他便是经营管理中心副总监杨海泉。
为什么杨海泉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得到公司和同事的青睐?原因很简单,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六年来,他辗转各个项目之间,运用自己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商务技巧化解了一个个经营管理难题;殚思竭虑、软磨硬泡、竭尽全力为公司开源节流,创造更多效益。常年“居无定所”,上午在重庆,下午在昆山;风里来、雨里去,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
商务工作延续性很强,需要从头跟到尾,使各个阶段环环相扣,保持高度衔接。要密切跟踪、及时反馈和积极交流。用杨海泉的话说,这个工作需要“从一而终”。因此,他一直默默坚守。他说这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对个人负责。如果流动性太大,势必造成各项工作衔接困难甚至停滞,增加公司运营成本;而面对新的环境,个人也需要重新熟悉,消耗大量的时间成本,使职业生涯大打折扣。
杨海泉始终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情。他认为,做好本职工作只是“苦劳”,能够为公司创造效益才算“功劳”。
“董事长有眼光有魄力,公司企业文化氛围良好,团队成员关系也很融洽,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有条不紊的做好各项工作,提高成本意识,公司一定会越来越好。”杨海泉说。
工程管理中心副总监 刘春杰
开弓没有回头箭
工程管理中心副总监刘春杰是地道的北方人,肩负着个人梦想和对家人的责任,千里迢迢来到湖南。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他随公司项目转战各地:从广西到肇庆,从广州到平江,到处留下他的足迹。“做工程的四海为家,像我们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但是为了工作,不得不有所割舍。项目赶工期连轴转,大家都很忙。回去一趟需要几天时间,我实在不好意思请假。开弓没有回头箭,工程一旦启动,就要义无反顾的往前走。”他说。刘春杰是工程行家,熟悉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也是标书里手,多次主导技术标书编制。他思维慎密、考虑周到,无论是系统的项目管理,还是专业的工程管理,都有独特的见解。“做工程要强调安全,要追求质量和进度,又要考虑成本。而这些是矛盾统一的,不能顾此失彼。因此,需要权衡它们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统一。”刘春杰认为,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管理需要越来越精细化,要规范各类制度和流程,才能保障项目顺利运营。尽管曾三次获得“优秀个人”,刘春杰却谦虚地说自己是公司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公司需要这样的“砖”,他们是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建筑行业需要这样的“砖”,他们是筑就高楼大厦的一砖一瓦;社会更需要这样的“砖”,因为只有众志成城、聚沙成塔,才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设备租赁公司经理 袁赞新
用脚步丈量责任
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还说,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是英雄。袁赞新就是一个敢于尝试、永远奋斗在路上的人。
“我是第一批到衡阳项目的人,一直坚持到最后,亲历了项目从进场到验收各个阶段。”袁赞新介绍道。项目启动时,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各类手续欠缺,需要独自去办理。他硬着头皮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想方设法找相关主管部门协调、沟通。有时候为了盖一个章、签一个字,他一等就是半天,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就是凭着这股韧性,他最终完善了所有手续,保障了项目顺利进行。
袁赞新是敢于挑战的项目拓荒者,也是精打细算的财产守护者。他拨弄心中的“算盘”,处处想着为公司开源节流。为了引起相关部门对项目的重视,争取更多优惠政策,他马不停蹄地积极与各单位接洽。通过他的努力,为公司节省开支近百万元。
租赁公司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一路走来,身为“掌门人”的袁赞新感慨良多。他直言不讳地说自己是“外行”,起初的时候根本无从下手,就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尽管万事开头难,人员也不是很稳定,但他咬紧牙关,一步一个脚印,摸着石头过河。目前,租赁公司已逐渐走上正轨,设备有效使用率达到95%,人员也日益稳定。设备除了服务中唯建设,还积极面向市场。
“虽然很辛苦,但是我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袁赞新欣慰地说。
文:工会委员会